腸沾黏的認識:

        腸沾黏會引起漲氣,造成嚴重的腹痛,痛到必須打止痛針,加上嘔吐,沒有食慾。健康的腸子外面原本保有黏液,因動完手術之後產生黏液分泌不足,加上患者運動量不夠,有時後腸與腸之間粘在一起不辱蠕動,腸子停止蠕動後就會產生脹氣的現象。

        腸沾黏的第一個症狀就是腹痛,尤其以肚臍周圍的腹痛最多,伴隨著脹氣,常使患者失去工作及活動能力及意願。若沾黏部位較高,還可能伴隨著嘔吐食物或胃液,並且可能造成排便或排氣停止。因此主要症狀有腹痛、腹脹、嘔吐、便結、甚至腹瀉等症狀。

        腸阻塞 (約佔3.6%):術後因腸粘黏或暫時性腸麻痺而引發的腸阻塞,大部分只需讓胃腸道休息、補充水分及電解質等保守治療,即可緩解,有極少部分需接受再次手術治療。

主要區分為:

一、先天的腸沾黏:多為發育異常,或由胎糞性腹膜炎所引起,臨床上並不多見;現代腸沾黏的主要原因為腹部手術、腹膜炎、創傷或腫瘤所引起。由於以上多種原因造成原本無菌狀態的腹膜發炎,繼發纖維蛋白性的黏連,把腸壁與鄰近組織癒合成一塊,造成蠕動困難,就像被厚重的蜘蛛網纏住一樣,於是造成了腸沾黏。

二、後天的腸沾黏:是通常做過剖腹手術、腹腔手術、受到感染以致骨盆腔發炎、甚至於化療放療電療後等,皆有可能導致腸沾黏情況發生。一般患者多半是由於施行剖腹手術,包括手術完畢怕痛、不敢動、上了麻藥等,至於腹腔手術則由於手術完後易出血凝塊,容易黏著,通常在摘除器官時,周圍的組織會出現無細菌發炎反應;或是骨盆腔發炎感染時,身體有膿水時等,以上均都易導致腸沾黏情況發生。

註:目前「腹腔鏡手術」可減輕在腸道方面,如因手術造成之腸道粘黏性腸阻塞。

三、特殊之原因:

 1.Crohn's disease 中文翻譯做克隆氏症,它是屬於腸道發炎的一種疾病,其真正的病因尚未清楚,只知與免疫功能有關。此症在歐美人士較多見,在台灣屬於很少的疾病,即使在各醫學中心,一年碰不到幾例。它會侵犯到所有的消化道,嚴重時有種種併發症,包括腹瀉、腹痛、腸沾連、廔管的形成等等。

2.小兒腸沾黏:多由於誤食黏性或不易消化之食物;如口香糖等。

3.成人腸沾黏:亦有長期大量服用山藥等黏性不易消化之食物案例發生。

貳、中醫觀點:

中醫治療腸沾黏以「通」為原則,發作期治療以通裡攻下為主,兼以理氣開鬱、活血清熱為輔,在緩解期注意綜合調理,使脾胃強健,預防復發,並根據病情發展,必要時,應轉手術治療。

☆發作期的治療

1.氣滯腑實:腹痛陣作,叩之有鼓音。腹痛時,腹部可見條索狀物隆起,伴隨噁心、嘔吐,治宜行氣通下為主,以木香檳榔丸或硝菔通結湯加減大腹皮、半夏、乾薑、陳皮等。
2.熱結腸腑:腹痛拒按、腹脹痞滿、發熱、口乾、唇燥、小便短赤,治宜瀉下清熱為主,以大承氣湯加減金銀花、蒲公英以通腑並清熱解毒。
3.寒結腸腑:腹中突然絞痛,脘腹怕冷,腹脹便秘,面色青暗,治宜溫中通下為主,宜附子理中湯或桂枝茯苓丸加減大腹皮、乾薑、吳茱萸、細辛等,以溫陽散寒。
4.腸腑血瘀:腹痛重於腹脹,痛有定處,脹無休止,局部拒按,可觸及痛處包塊,治宜祛瘀通下為主,以桃仁承氣湯加減川七、丹參、川芎、大黃、枳實等。

☆緩解期的調養
1.脾虛氣滯:腹陣痛時作,氣短乏力,大便不暢,治宜健脾行氣,方以陳夏六君子湯,加以火麻仁,重用黃耆以補氣潤腸。
2.津虧腸燥:大便乾結、經常便秘、腹痛時作,治宜潤腸通便為主,以增液湯或五仁湯加味。玄參、麥冬、生地可滋陰潤腸。加上桃仁、柏子仁、郁李仁、瓜蔞仁、火麻仁為油潤腸臟之品,加以枳實、厚朴行氣調血,合奏潤腸通便功。

參、腸沾粘阻塞癒後的飲食注意,首先先幫助腸道恢復蠕動,可以增加膳食纖維的攝取,以促進腸道蠕動,蔬菜和水果是很好的纖維來源,改精緻白米為糙米也是一法。
1. 富含纖維之食物:
  ◎水果:香蕉、鳳梨、蘋果、李子、棗子、橘子、桃子、梨、草莓等, 都是纖維較多的水果。
  ◎蔬菜:青花菜、胡蘿蔔、芹菜、玉蜀黍、高麗菜心、萵苣、馬鈴薯、 菠菜、蕃茄、竹筍等,都是纖維較多的蔬菜。
2. 補充水分:溫水至少8到10杯的量。
3. 適當的脂肪補充:無論是動物或植物性脂肪均可潤腸助排便。
4. 維他命的補充:吃一顆維他命B群,特別是B1能促進腸道的蠕動。

肆、 保健運動:
   
(1)腸道蠕動的復健運動:
1.平常可用艾灸足三里、豐隆、合谷、內關穴,以達到健脾理中的效果,也可以用熱水淋浴肚臍周圍,再用手掌依右下→右上→左上→左下的順序用力按壓腹部按壓的深部大約是3至5公分。
2.用手掌面(心)部位,以順時針方向緩慢的按摩腹部;或以艾灸薰臍或熱敷腹部增加氣血循環。
(2)需常活動:不可長久臥床,需起床走動甚至運動會增加腸蠕動。

結論:沾黏的患者雖然可以在家進行居家護理,但當嚴重發作時,還是要請西醫的或中醫醫師處理,否則經常性的便秘,有誘發大腸癌的可能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老王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